转自:环球网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为助力“三减三健”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积极配合“管体重、强骨骼”2024世界骨松日中国主题宣传,近日,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策划发起的“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科普传播活动”在京举办。会上,多机构专家分享了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建议,共同倡导公众全生命周期关注骨骼健康。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共同指导,世界骨质疏松日系列科普传播项目得到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等机构专家的大力支持。
骨质疏松症正严重危害公众健康。2018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0%。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为7000万。同时,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及诊断率较低,治疗率也仅为30%。
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提出,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人群的骨骼健康都应受到重视,倡导各类年龄人群都应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注意钙的足量摄入。此外,应倡导公众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副主任尹香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低骨量人群数量庞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低骨量被定义为T-值在-2.5至-1.0之间,表明骨量开始减少。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经历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且在负重增加时疼痛加剧。为此,尹香君主任强调了早预防早治疗的重要性。而对于40岁以后的人群,建议尽早和定期进行骨密度测量。此外,提倡以社区为基础,开展骨密度筛查和定期检查,并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内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在演讲中强调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峰值骨量积累的重要性。何丽研究员介绍,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骼生长和构建的关键时期,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健康不仅影响身高发育,还会影响整体体态和运动能力。因此,合理的膳食,钙的充足摄入以及足量的每日运动,对于促进4-14岁儿童骨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医院骨科首席专家、肩关节中心主任薛庆云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中国民众骨骼和关节健康状况值得引起公众注意。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不仅导致骨痛和活动受限,还可能发生骨折。薛庆云教授指出,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共患病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薛庆云教授建议,可在非负重情况下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平衡运动,如太极、广播体操、八段锦等,在运动中要量力而行,科学管理骨与关节健康。
支持方代表、赫力昂中国营养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贺亚军表示,赫力昂一直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支持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的开展,持续呼吁关注“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致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方便可及的骨骼健康自我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