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深度 中医基础理论(共124讲)-18讲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

发布日期:2024-11-20 13:29    点击次数:118

③金水相生,还是复习五行的内容,金代表肺,水代表肾。金水相生他更往一个阴阳结合,这里是肺肾滋阴相互滋生,所谓金水相生就是滋养肺肾,用在肺盛阴虚。

图片

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法,复习一下,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抑强扶弱,相克关系出来的病态就相乘跟相侮,肯定是一强一弱。

这里看这里的①抑木扶土,不用讲肯定是肝强脾弱,脾弱就是脾虚。这肝强体现在哪里呢,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了,肝气郁结。这里没法展开,因为一展开牵涉到太多的背景知识,所以这里放一下,藏象再说。

②培土制水。这里略有变形,这个土指的是脾,没有错,但这个水假如按本意应该指的是肾,但这里有点点转了,这个水直接指的就是水,就是水液代谢脏外形成的水湿痰饮一类的病。

但是作为操作呢,他好像隐隐约约又含有肾的意思。他可以这样,我通过补脾补肾来治疗这种病。另外一种呢,跟肾没关,用补脾来制约这种水液泛滥的病。

因为你下来学到脾的功能,也跟水液代谢有关。所以这个变形,他从存在着一些, 跟这个五行配五脏的理解,有点不一样的解法。

图片

③佐金平木,金代表肺,木代表肝,那么被犯的那个是肺,犯人家那个是肝,这是乘了,那这是侮。接下去学到藏象,又出来一个名称,叫做肝火犯肺。肝火犯肺实际上的本质是什么呢,肝火就是肝的阳气过旺,肝的实热证,肝的实热证再影响到肺系统,所以用佐金平木,过强的抑制下去,被克的辅助一下。

④泻南补北,泻南补北倒是本意上没有变形,只是在字眼上做了一些转弯了,这个南代表心,代表火。太极图里面的东西,或是五行表的东西,北代表水代表肾,所以泻南补北,泻心火补肾水。那你反推就是肾水不足心火旺,当你肾水不足心火旺是什么

表现,是藏象心肾之间的关系在展开,这个又叫做心肾不交,现在展开是讲不清楚,那么干脆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下来,指导针灸取穴,那就是你们的专业了。那首先,前面讲过,五脏六腑会配五行,多了一个腑怎么办,这个到时讲到藏象再说。

图片

那么你们以后学经络,我们人体有十二正经,十二正经都跟脏腑挂钩,比如说:一脏配一条经,一腑配一条经。那么换句话,假如脏腑有五行,经络也有五行。

比如说心经,肯定属火,脾经属土,肾经属水。但你注意啊,这里还有个取穴问题,每条经上的穴位有部分是有五行归属的,一般这种有五行归属的穴位,在上肢是在肘关节以下,在下肢是在膝关节以下,这种叫做五输穴,五输穴你们以后学到了经络,或是学到针灸的时候会详细学。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那换句话来讲,一条经上面就有木火土金水的穴位,这是五行互藏的概念,那你看经有五行,五行中的穴还有五行,五行中还有五行。那么你们以后可以是,我可以取火经的火穴,火经的木穴,火经的水穴,这种是五行取穴,但是针灸在学了。

图片

跟着指导情志病的治疗。这个在古代用的不算少,但是现在用的不算多。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或是悲,肾在志为恐。他们的展开也是在藏象,详细的解说到了病因学。

实你说这个到底什么意思呢,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并不是说怒从肝发出来,思从脾发出来,因为中医讲了心主神志,所以所有的情绪活动都从心发出来。是因为他们对相应的内脏影响比较大。比如怒从心发出来对肝系统影响大,肝在志为怒。思从心发出来,对脾系统影响比较大,脾在志为思。

那我们最容易体会的就是这个思,你看你平时想东西想的多,后来就是茶不思饭不想,你不是影响消化系统吗?有一种思的所伤是所思不遂,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那不更加憔悴吗?

图片

好,你说怎么指导治疗,【相克关系】怒胜思是木克土,是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假如一个人忧思郁结,时间久了引起疾病,比较简单的方法,引他发怒,发泄出来。还有,比如说恐胜喜,最著名的例子,反而是小说人物,范进中举,平生最怕他岳父,一巴掌,好了,恐胜喜。

你说这小说人物到底在医学实践中有没有,其实有,在古代的《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这一类专门记载类案的书,里面并不少见这种用情志来制约形志的医案,情志病用情志来治,在古代比较多见,包括你们学的医古文以后也有一些案例的,大概就是用这个原理。

但你说为什么现在用的比较少呢?因为现在心理学还是比较发达,而治疗这类心理性的疾病呢?方法比较多。

其实用这类的方法其实还是有点冒险,你说某一种情志太过导致的疾病,我用另外一种情志来制约你,那你怎么把握这个度啊,你把握不好这个度这部分又太过了。所以这里,现在你说有没有用呢,可能有,但是你把握可能会要比较大你才能用,否则的话你可能用其他的方法会更好一点。

你说为什么会思伤脾怒伤肝,其实我现在机制还没讲,你大概知道中医有这么回事。现在我觉得临床意义有,但是在减弱。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比较具体

比较抽象的是【精气学说】研究什么呢?应该是这样讲,我前面讲过,哲学古人叫做道,他的最基本功能两个,一个是研究天地自然的规律,另外一个是研究本源。“阴阳之道”跟“五行之道”,比较偏于规律性的常识,而这个气之道,比较偏于本源的解释。

所以它是通过【精气学说】来解释宇宙的本源跟生成过程,所以我用另外一种方法,跟西方的一个相近的学说作比较,你在比较中你发现,这个【精气学说】,跟西方的相关学说的一些不同项,通过不同项来慢慢理解,深挖他里面的内涵。要不你光是口讲,现代人认同度并不太高。

图片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分开精学说和气学说。精气一般泛指气,精跟气有时可以互换概念,指的是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细到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

换成现代语言表达大概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单位,而这个物质单位是特征是运动性很强。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专治气中的精粹,等于说你一讲到精气你就要看语境了,有时指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有的指的是这种物质之中的精华部分。

图片

但是你说这两者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在哲学上的区别不是特别大,他反而到了具体自然科学是有区别的。你比如说精气在哲学背景之中差不多,但是到了医学,精是液态的,有型的,气是气态的,无形的,这里就有区别了。

因为精有形而气无形,所以到了两汉的时候,你说要找一个本源的东西,应该是越小越好,所以精学说实际上是被气学说统合了,成为了元气论,或者是气元论。你看元气,这个元跟这个原是相通的,本源的意思,整个宇宙都是由气构成,气构成之宇。

精学说源于水地说,什么意思呢?因为古人还蛮天才的,他感觉是万物化生在五行来讲是两个元素最重要,一个是水,一个是陆地。水上生物,地上生物,那么这两个来源,一放到中医那热闹了,肾属水为先天之本,脾属土为后天之本,万物源于水,万物源于土,而且水的那个感觉会更深。

我觉得这个好像进化论的东西吗?万物从水中生,古人蛮天才,这么早就知道了,《管子》里面就已经有这种认识。而气的学说源于云气说,云气是无形的,正因为他无形,所以他的解释度更大。最后精气学说一统,变成了气学说。

我们再看看气学说的内容。实这里已经开始有点比较了,我有个比较表,讲比较表之前,我要把气的基本内涵要讲清楚。

首先一个气是无形的,这个无形指的是肉眼看不见,但是他有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他的本源状态是无形,但是气聚则成形。

换句话来讲,所有有形物都是气聚而成,有点像西方讲的所有的物质,在古代都是原子构成。他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他是有形的也是气,无形的也是气,有形无形之间可以交流填充,而原子论不太一样。

图片

我们比较一下,中国的元气论跟西方的原子论。实际上这是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背景,带来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发展道路,甚至是中医学的根源,你在里面,可能比较能够感觉出来。

原子论大概是西方公元前四到五个世纪产生的,跟我们的那个精气学说产生年代差不多,所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作为世界的本源,元气论认为是元气,西方的哲学认为是原子,两个都是原/元,只不过一个用子来表达,一个用气来表达,我觉得气跟子无非都是,表达一种物质最基本的基原的单位。

我们现在人经常接触什么质子、中子啊、光子啊、电子啊、下意识觉得好像用子更科学,用气太土了,子更科学,我们也有很多子啊,老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孙子,实不再用某个字眼本身,而是看他的内涵。

你说元气跟原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首先第一个不一样,在古代哲学之中,西方哲学之中,原子是最终不可分的物质,也就是说最终物质,在希腊词根里面最终就是不可分的东西。

元气论似乎没有一个最终物质的概念,因为万事万物可以分阴阳,气也可以分阴阳,阴阳是无限可分的。

365建站

现在物流学有没有认为有最终物质,那你首先一个原子论,早期的原子论跟后期的还真不一样,应该说元气论从一开始,就有哲学跟科学含义,为什么呢?

作为道的层面,他是构成宇宙的本质,他一引进了医学或者各个领域,他就变成什么气虚、气滞、气郁、气泻、气闭这种具体的东西,所以他是哲学跟医学的东西都有。

但是原子论一开始应该是西方纯粹的哲学的东西,大概到了近代的化学的道尔顿吧,把原子论引进了化学,他才开始含有科学的意义在里面。然后他给元素,根源,原子的关系,有很多规定,但是到了道尔顿,其实他还是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最终物质,但你现在发展到现在发现原子不是。

在西方世界存在最终物质,那么他的科学观就在致力于寻找这种最终物质,那么致力于寻找这种最终物质呢?他的研究是往哪个方向走呢?他走的是微观纵深,往微观走。

而东方既然认为可能不一定有最终物质,所以他不会往微观走,因为既然你都没有,我知道有很细微的物质,但这种物质不见得是最终,所以他走的路,后面我们再评论。

图片

另外一个,作为一种矛盾运动,气是运动性很强的,在原子里面,原子也是运动型很强的,但是元气学说他能讲得清楚那个运动的动力在哪里,气分阴阳,阴阳内部可以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他有内在动力。

而原子有点麻烦了,在德谟克利特一开始创造这个原子论的时候,他认为原子是自己动的,但是问题他始终没解决一个问题,原子动的动力在哪里,没有动力,等于说他没有解释。

你看我这里外力两个字,其实不是他原来的解释,他原来的解释大概是哪里呢,他认为构成宇宙的本源其实是两个,一个是原子,一个是虚空。但是因为虚空是绝对没有东西,那么他干嘛的呢虚空,是为原子的活动提供空间,那么更本源的东西就是原子。

但是虚空根原子之间不关联,那么所以我觉得在西方哲学之中,他认为既然这个原子在动,而内部又找不到他动的依据,所以他潜意识就容易往外部找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