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徐勤。
我的家族世代行医,父亲常说'百草皆有灵,痰湿最缠人'。在乡间行医的岁月里,我见过太多被囊肿困扰的乡亲。

今天要说的这位患者,让我对'痰结'二字有了更深体悟。
这位中年汉子是两年前找上门的,右肋下总像压着块石头。县医院检查显示肝囊肿3.1*2.5cm,医生建议微创抽液。但他见邻村有人术后复发,便揣着报告单来碰运气。
图片
问诊得知,除腹胀隐痛外,还有胁肋胀痛、口苦心烦、大便黏腻的毛病。最特别的是每到傍晚,总觉喉咙有痰梗着。把其脉象,左关弦滑,右寸沉滑,舌苔黄腻。
细思片刻,我开出方子:香附、当归、陈皮、白术、生牡蛎、瓜蒌皮、郁金、黄芩。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半个月,晨起口苦大减,舌苔不再黄厚腻,腹胀右胁压痛减轻;接着又服用一个多月,不适症状大为缓解,腹胀和右侧胁压痛基本消失。
随症加减,前后调治三个多月,囊肿缩至1cm以下,诸症皆平;为巩固疗效,方中增加茯苓健脾,嘱咐其继续服用一个月善后。随访未见复发。
图片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肝囊肿,在中医看来就像梅雨季的烂泥塘。肝气本该如春溪畅流,一旦郁滞就会变成死水潭,水湿聚而成痰,痰浊又反过来阻滞气机,形成恶性循环。
这位患者长期务农,既要操心收成又要照顾老小,郁怒伤肝在先,饮食不节伤脾在后,正是'肝郁脾虚生痰湿'的典型。
治这类'痰包',我有三点心得:
1、疏肝如春风化雨——香附、当归
香附素有'气病总司'之称,能理三焦之气,当归补血而不滞,这对组合如同给板结的土地松土。久郁必耗肝血,如果单用柴胡疏肝,不加养血之品,容易越疏越虚。
图片
瓜蒌的成熟果实
2、健脾如筑堤固坝——陈皮、白术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陈皮这味药甚妙,既能燥湿化痰,又可理气宽中。配白术健脾,正应了'见痰休治痰,治脾是关键'的古训。
3、化痰如抽丝剥茧——牡蛎、瓜蒌
生牡蛎这味药,既能软坚散结,又可潜阳安神。瓜蒌皮清化热痰而不伤胃气,尤其适合这类郁久化热之证。
现在想来,治这类囊肿贵在'通''化'二字。通肝气则水湿得行,化痰浊则囊肿自消。
若见包块就想着手术切除,倒像是雨后铲除积水坑却不疏通沟渠,难免春风吹又生。今将此理公之于众,愿岐黄薪火能照见更多有缘人。
365站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