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曰:人之反复呼吸彻于蒂,一吸则天气下降,一呼则地气上升,我之真气相接也。
。。。。。。
彻于蒂者,通于气穴之处。吸降呼升者,似于反说。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大抵丹书反说者甚多,我以理及事详究之,皆吸升呼降,合于自然,方得可有、可无之妙”。
365站群冲虚子呢,是伍柳派两位祖师爷里的伍,名伍守阳。冲虚子是他老人家的号。广成子说炼气脉的人,进行呼吸。吸气的时候,上面的清气(天气)往下走(下降)。呼气的时候呢,下面的浊气(地气)往上升。冲虚子祖师爷说,不对呀。明明是呼气的时候,气往下压迫。吸气的时候呢,气往上升。他的结论是:“大抵丹书反说者甚多”。这个事儿很有趣,涉及了好几方面:1,业内谈呼吸,约定俗成就是逆腹式呼吸。其他的凡呼凡吸,有啥可谈的?2,可见,逆腹式呼吸不是舶来品,自古有之。广成子哪个时代的人?黄帝时代。修行上的翻译作品,都是文化人为主来完成的,导致和专业脱节严重。许多新引进的功法和概念,其实古已有之。譬如关于中脉,和今天聊的逆腹式呼吸。现在教逆腹式呼吸的,老分析横膈膜,祖师爷知道啥叫横膈膜?祖师爷就不逆腹式呼吸了吗?对,古代没这词儿。古人直接管这个叫做“我之真气相接也”的呼吸。3,冲虚子祖师爷认为,丹书反着说的甚多,埋的都是雷。盗墓类作品里,这种桥段贼多,地图反着画,摸金校尉biubiu触动机关。既然祖师爷云:“大抵丹书反说者甚多”,这确实就是潜规则。不是行家,很容易掉坑里头。4,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古代丹书的坑,不仅仅是反着说。就算是顺着说,也没几个人看得懂呀。一呢,隐晦的词儿过多。二呢,行业标准没确立,同词儿不同义。三呢,专业性过强,譬如今天这一段儿。5,结论一下:这段广成子老神仙的话呢,我觉得冲虚子祖师爷没理解到位。通常大家对逆腹式呼吸的理解,是从鼻腔到腰腹之间来分析的。但其实,逆式呼吸,打通和畅通的意思中已经分析过了,任何地方都可以展开逆式呼吸,并不限于腹部。如果鼻腔一带的窍穴已经启动了内呼吸的功能,那么呼吸并不仅仅只体现在从鼻腔到腰腹这一段路程。还有一段,是从鼻腔到头顶。因此,吸气的时候呢,把头顶清气(天气)吸入鼻腔,此为:一吸则天气下降。呼气的时候呢,把体内浊气(地气)从头顶排出去。此为:一呼则地气上升。这一段是密中之密,古代以几张内丹图来流传。很少以文字,但是也有。6,因为祖窍在鼻腔一带,如果祖窍打通了,可以凭借祖窍,加速打开逆式呼吸的中枢——“蒂”。
所以祖窍被异常重视。
网上关于“蒂”的解释都错的,其实是在后鼻腔那里。
7,我本人没用这个窍门,是一步一步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开始的。当任督真的被打通后,一堆窍都渐次会开,呼吸也自然转化为逆腹式呼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