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检测
血清铁(serum iron,SI),即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三价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还受转铁蛋白的影响。其为一项直接反映体内运输过程中铁含量的指标,但生理波动大,测得的血清铁只代表采血当时的血浆铁浓度,而不能代表流动中的铁总量。在炎症或是感染时铁释放受阻,血清铁降低并不代表贮存铁减低,不作为机体缺铁的指标,单项检测意义局限,需联合其他指标。要求最好采集清晨空腹血,血清铁有明显昼夜节律,上午高于下午,晚上则更低,其波动范围可达20-50%。参考值:男性:10.6-36.7umol/L女性:7.8-32.2umol/L儿童:9.0-22.0umol/L增高或减低
机制
原因

血清铁增高
利用障碍
铁粒幼细胞贫血、再障、铅中毒等
释放增多
溶血、巨幼贫、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铁蛋白增多
白血病、含铁血黄色沉着症、反复输血等
铁输入过多
铁剂治疗过量时
血清铁减低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
摄入不足
长期缺铁饮食;机体需铁增加时,如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或哺乳的妇女等
血清转铁蛋白检测
血清转铁蛋白检测
365站群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是血浆中一种能与三价铁结合的球蛋白,主要起转运铁的作用。体内仅1/3的Tf呈铁饱和状态,因而转铁蛋白储备了相当大的铁结合能力。每分子Tf可与2个三价铁结合并将铁转运到骨髓或其他需铁的组织。Tf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合成速度与细胞内铁含量呈负相关,故缺铁性贫血时合成增加,其意义同血清总铁结合力,此外Tf也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另外,Tf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参考值:28.6-51.9umol/L(2.5-4.3g/L)
1、Tf增高:常见于:妊娠期、应用口服避孕药、慢性失血及铁缺乏,特别是缺铁性贫血。2、Tf 减低:常见于:铁粒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重度烧伤、肾衰竭;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损伤:急性肝炎、慢性肝损伤及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清铁仅能与1/3的Tf结合,2/3的Tf未能与铁结合,未与铁结合的Tf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每升血清中的Tf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即为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操作一般为在血清中加入已知过量的铁标准液,使血清中全部的Tf与铁结合达到饱和状态,再加入吸附剂除去多余的铁,按照血清铁测定方法,测得的血清铁含量,即为总铁结合力。反应机体转铁蛋白水平。参考值:男性:50-77umol/L,女性:54-77umol/L。TIBC增高:1)Tf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妊娠后期,口服避孕药。2)Tf释放增加:急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等。TIBC 减低:1)Tf合成减少:肝硬化、慢性肝损伤等。2)Tf丢失:肾病综合征、肾脏疾病。3)其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慢性炎症、慢性感染、消化性溃疡、铁中毒、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
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fs)简称铁饱和度,以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TIBC)的百分率表示,可以反映达到饱和铁结合力Tf所结合的铁量。参考值:33-55%。1)Tfs增高:常见于:1、铁利用障碍:如再障、铁粒幼细胞贫血;2、血色病:Tfs>70%为诊断血色病的可靠指标。2)Tfs减低:常见于缺铁或缺铁性贫血。Tfs<15%并结合病史即可诊断缺铁或缺铁性贫血,其准确性仅次于铁蛋白,但较TIBC和血清铁灵敏。另外,Tfs减低也见于慢性感染性贫血。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检测
临床意义:铁蛋白是由蛋白质外壳即去铁蛋白和铁核心三价铁形成的复合物。铁蛋白含铁量为17-25%,其核心是三价铁的聚合物,最多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具有强大的结合铁和贮备铁能力,因此铁蛋白是机体内主要的铁存储蛋白。肝细胞和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细胞胞质中存在高浓度的铁蛋白。在这些组织中,铁蛋白作为人体中剩余铁的主要储存库,可防止铁过剩产生毒性作用,并维持红细胞生成的动态储备。同时铁蛋白也存在于人血浆中,它的血浆浓度通常是机体铁储备的良好指标,其含量变化作为判断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量的指标。1ug/L血清铁蛋白相当于8-21mg是贮存铁/Kg体重,铁蛋白可作为早期单纯性铁缺乏,尤其是贮存性铁缺乏的诊断指标,铁蛋白<15ug/L是缺铁性贫血特征之一。由于患者往往非单纯性缺铁,多伴有一些慢性病,如感染、炎症、结缔组织病、肿瘤、肝脏疾病等,此时铁蛋白从受损肝细胞逸出、或铁蛋白从血浆中清除减少、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或由无效的红细胞生成引起的铁贮存库扩大。炎症往往引起铁蛋白升高,同时通过刺激网状内皮细胞中已升高的铁蛋白产量,利用本来会释放到血浆转运蛋白的铁,从而降低血清铁浓度。铁超负荷时血清铁蛋白值一般高于300-400ug/L,浓度在1000-5000ug/L之间通常见于血色素沉着症成熟期。另外,铁蛋白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质的蛋白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抑制等重要作用,肿瘤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高水平的铁蛋白,并与病情进展程度及预后存在高度相关,因此,铁蛋白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铁蛋白似乎在转移性(转移至内脏)肿瘤中增高更明显,尤其是转移至肝脏,但血清铁蛋白的升高和肝脏损害时的生物标志无关。参考本公众号一篇关于铁蛋白小结(点进去)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转铁蛋白受体(TfR)其主要功能是将铁输送至细胞内,从而调节细胞所摄取的铁的量。当一个细胞需铁时,TfR表达增加,以促进铁摄取。由于铁主要用于血红蛋白合成,故大约80%的总TfR位于有核红细胞上,随着红系各阶段细胞成熟,所表达的的TfR分子数逐渐减少,成熟红细胞上无TfR。血清中转铁蛋白与细胞膜的TfR结合并转运铁到细胞内。sTfR是细胞膜上TfR的细胞外片段水解后形成的单体,血清中的sTfR浓度与总的TfR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sTfR升高与红系造血的贮存铁量呈正比。其测定简便、可靠,检测无性别、年龄差异,也不受妊娠、炎症、感染、肝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影响,与铁蛋白联合检测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与ACD的鉴别,因此在评估慢性病患者(如炎症或感染)的铁缺乏状态比铁蛋白更有优势。sTFR浓度升高与红细胞生成所需铁缺乏一致,其升高并不是铁缺乏的特异指标,而与红细胞增生有关,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反应红细胞内铁缺乏的指标。铁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评价体内贮存铁的减少,sTfR则作为评价组织水平铁供应减少的一项指标。sTfR测定是迄今反应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最佳指标,一般sTfR>26.5nmol/L(2.25ug/ml或8mg/L)可诊断缺铁。其还可用于观察骨髓增生状况和治疗反应及评估慢性肾衰竭和一些疾病对EPO治疗反应,血液透析的研究指出,sTfR升高20%与对EPO的反应有很大关系。增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和肾衰竭。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