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洞察 最全的解剖三角关系

发布日期:2025-04-01 14:40    点击次数:62

记忆公式:三角构成+意义

常见考点:

1、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腹股沟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特点:腹壁下部的薄弱区,当腹腔内容物在此膨出则形成腹股沟直疝。

2.Calot三角(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3.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缺少粘膜下层,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4.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 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5.危险三角: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口裂平面以上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并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当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导致颅内感染。

6.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

股三角内由内向外依次为:股深淋巴结和脂肪、股管、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神经。

7.肘后三角(休特Haer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间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脱位时,三者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临床上用来鉴别肘关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

8.Bryant三角:又称髂股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向床面作垂线,测大转子与此垂线最短距离。正常时两侧此距离相等。连接大转子与髂前上棘,构成直角三角形。股骨颈骨折时,Bryant三角底边缩短。

365建站

9.椎动脉三角:外侧界为前斜角肌,内侧界为颈长肌,下界为底,即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

三角内主要结构有椎动、静脉,甲状腺下动脉,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

10.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的颈动脉三角,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11.动脉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12.腰肋三角:在膈的起始处,胸骨部与肋部之间以及肋部与腰部之间的三角形的空隙,没有肌束,仅有一些疏松结缔组织和膈肌筋膜,成为膈的薄弱区,称为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易致膈疝,胸、腹腔感染蔓延的通道之一。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13.听诊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有一肌间隙,临床称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三角。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范围会扩大。

14.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15.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16.腰下三角: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此三角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